RAY經常接到準業主的來函,
也經常在網路上見到準業主們如無頭蒼蠅似地到處亂問,
往往連自己想問什麼資訊都不知道,
所以決定發表一系列的準業主系列文章,
希望對準業主們多少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可以了解在準業主們找到設計師、簽約開工之前,
該做些什麼功課。
這是系列文章的第一篇,
首先就從一開始該做的準備功課開始:
許多第一次裝修自己房子的消費者都有一個習慣,
就是在自己還不知道自己想要些什麼東西之前,
就開始到處發問:「我有一間x坪的房子,裝修費用大概要多少?」
這樣的信收了不少,
當RAY回信問到打算採用的建材、工法、數量這些攸關預算的條件的時候,
往往收到的回信是:「該有的設備都有,正常不貴的建材就可以了」。
要知道,
住家裝修工程和買部電腦或代步的車子不同,
買部電腦也許不需要太注重細節,
日後發現不合用,
可以拿回去商家要求換片好一點的顯示卡或是音效卡;
買部車子也許沒有注意到細節,
日後不合開可以賣了再換一部車,
對於大多數消費者來說,
這種狀況下所額外耗費的時間與金錢都是負擔得起的。
但是對大多數換屋不易的消費者來說,
裝修工程所花費的金錢可能是多年的積蓄,
要重新整修房子又得全家人暫時搬離開一段不少的日子也有相當的難度。
所以,
為了避免日後追悔莫及的事後諸葛,
RAY在這裡想向所有的準業主們說的一句話就是:「請多做功課」。
對大多數人來說,
裝修一間住家之後,
可能就打算住上十年。
十年換算下來大約有9萬個小時這麼長的時間,
如果只是花70~80個小時搜集資料做足功課,
確認過自己想要求風格、機能、節能、安全性、環保、無毒、收納等各方面條件的程度之後,
再找專業的廠商來,
請對方依自己的要求進行規劃、報價;
然後,再多花個100個小時與你的設計師/統包商仔細溝通,
總計不到200個小時的時間,
僅僅佔總居住時間約千分之二的比例,
相信各位讀者怎麼算…應該都覺得划得來才對吧??
先討論事前準備功課的問題:
許多同業先進與工程人員不斷地大聲疾呼,
裝修工程要比的是建材、工法的細節,
既不該到處去比價、追低,
也不該聽信廠商的一面之辭,
相信貴的東西就一定好。
但RAY也知道許多消費者看到這種話,
心裡浮現的第一個念頭往往是:
這些業者說話的目的,
不是為了拉抬消費者的預算、方便接案,
就是為了搶其他設計師的生意,
而往往聽不進去。
於是,
同樣造型的水龍頭在問了八個廠商的報價都是2000~2800元之後,
喜孜孜地向網友推薦的第九個廠商買到了報價1200的產品,
回家才發現原來它關緊之後,整夜緩慢但不停地滴水。
於是,
拿本雜誌問了三家設計公司報價都在200萬之後,
喜孜孜地與網友推薦的第四家設計公司簽下了120萬的合約,
開工後才發現自己對這項工法的強度有疑慮、
又對另一項建材的耐用度不放心,
甚至是完工後才發現建材用料與施工品質完全不是自己想像的那樣。
其實RAY這六七年在網路上回答了不少問題,
平日信箱收到的讀者來信,
比網路上回答的問題還多,
光是裝潢糾紛的信件就至少接過上千題。
許多消費者在簽約前該問的不問清楚,
在什麼建材、工法、數量都沒溝通清楚的狀況下,
就胡里胡塗簽了份只有一張極粗略的報價單,
什麼規格型號都沒有列出的裝修合約,
等到日後發現這個合約所交出來的品質不符自己的要求,
或是該要有的機能、效果付之厥如,
甚至還沒使用就已經損壞的情形下,
不是捏著鼻子忍下來,
就是只好被不肖的設計師或包商不停地找藉口追加再追加,
到最後發現其實還是沒有省到半毛錢,
(甚至可能被追加到比其他設計師原本的報價還高上許多)
只是賺了一肚子氣,
這其實是很得不償失的做法。
那麼,消費者該在事前做些什麼功課呢?
RAY在這裡提出一個方向給大家當做參考:
1. 就自己概略了解的項目,先列出大綱。
譬如「鋁門窗更新」、「地磚更新」、「水電管路更新」…等。
2. 依所列出的項目上網四處搜集資料或詢問各方面的專家。
依已搜集到的資料再分門別類,查出自己所需要的更深入的資訊。
譬如要更新鋁窗,是打算做橫拉式還是推射式?單片玻璃還是膠合玻璃?住家環境很吵的話,什麼樣的組合隔音效果最好?濕氣很重的話,什麼樣的組合最不容易結露??
聽起來很簡單不難做對吧??
其實大家如果依上面的這個方式去做功課,
會發現很自然地在閱讀相關資訊的時候,
一堆相關的問題會跟著你所搜集的資料浮現出來。
例如也許在搜尋單片玻璃與膠合玻璃的差異的時候,
才發現原來兩者的隔熱與隔音的效果差異很大,
從而就多增加了一項自己考量想要使用的建材的因素;
又例如在搜尋鋁窗相關知識的時候,
發現工法有濕式與乾式的不同,
濕式又有灌飽漿嵌縫與不灌嵌縫的差異,
再經過整理資料或向其他專家發問,
了解兩者間防水程度的差異,
從而又增加了一項自己考量想要採用的工法的因素。
循這樣的邏輯模式繼續做功課,
會發現自己一開始所列的清單也許只有十幾項,
到花了七、八十小時之後,
它已經變成洋洋灑灑的一百多項。
重點是…
你至少可以由一個完全外行的準業主,
經過這個過程建立起一套比較內行的邏輯,
而不是四處瞎撞瞎問了。
再說一次:
以七、八十個小時來換得未來十年居住的安心與舒適,
真是相當划算的一項投資。
做完了基礎功課之後,
下一步就是要找包商或設計師了,
在討論預算的時候,
千萬不要丟個數字給包商或設計師,
期待「有良心」又「收費平實」的包商或設計師就依這個預算,
做出你滿意讚嘆的好房子。
即便包商與設計師再怎麼有良心,
他們也很難了解你對於住家所重視的所有細節。
舉個例子來說,
對某甲而言,
也許廚房的檯面總長不到4米對他而言就沒有生活品質,
但廁所的馬桶只要能坐能沖水就夠了;
但某乙卻覺得廚具有個1.8米就綽綽有餘,
但是沒有電腦便座的馬桶簡直是非人的環境。
每個人對於自己生活環境的各方面細節要求既然不同,
當然就應該由自己將這些細節提供給你的包商或設計師,
才能確保完成的是一間你住得舒適的房子。
↑相同的配置,在採用不同的建材狀況下,不論是裝修預算、風格、機能都會有相當大的差異
所以RAY比較建議的做法是:
採用另一個比較費時卻有效的操作模式:
不論事先是否提供預算給你的包商、設計師,
都應該是在自己做足了功課,
知道該要求哪些材料與工法之後,
請包商或設計師依自己要求的材料、工法列出所需要的花費,
再依自己能負擔得起的預算來強化自己所重視的部份,
或刪減自己較不重視的部份,或是將原本較高等級的建材/工法調降,
調整到自己可以接受的數字為止。
再舉上面的那個例子:
在報價前也許你覺得家裡有4米的廚房檯面又有個附電腦便座的馬桶挺好,
但是當預算需要往下調的時候,
你腦中的天平自然就會開始衡量:
是要留下4米 的廚房檯面,
還是該保留電腦便座比較重要。
在這個調整預算的過程中,
大可以不需要客氣,
仔細向包商或設計師詢問不同預算下的材料或工法,
呈現的質感或機能、耐用度有什麼樣程度的差別。
一樣是4米 長的檯面,
也許某甲只能接受人造石的材質來製作,
但是某乙卻寧可將它改成美耐板檯面,
把這筆預算省下來保留其他更重視的部份。
這樣的流程與直接給包商、設計師一個預算總金額的做法相較,
當然會多花不少時間。
依RAY的經驗來說,
這個預算、建材、工法與需求調整的過程,
少則三、五次的會議,
次數多一點的印象中大約也只開了十多次的會。
以每次會議三、四個小時的時間來算的話,
其實並不是太長的時間。
但是它有三個基本的好處,
我們一樣用上面的例子來說明:
某乙由於精簡預算的原因,
決定將廚房檯面由人造石改成美耐板,
把這筆預算省下來保留其他更重視的部份。
但前提是如果某乙在做這個決定之前,
已經自己做過了功課,
或甚至是經由詢問包商或設計師而知道:
1.美耐板做不出4米的長度,而會在中央呈現明顯可見的接縫。
2.經過計算,知道美耐板與人造石的價差,知道可以省下的預算金額。
3.了解了人造石與美耐板在耐磨係數、修復的難易度上的不同。
4.在獲得了充份的資訊並衡量得失之後,才做出最符合自己需求的決定。
上面這樣的過程,
一方面某乙確實地了解哪些部份花了預算之後會有什麼效果,
這個裝修工程自然不會因為消費者心中的期待與現實品質的落差而產生裝潢糾紛,
所以第一個好處就是:降低裝潢糾紛發生的機率。
二方面某乙也確實地了解了自己的預算買到的是什麼材料與什麼工法所結合出來的成品,
自然也就比較不需要擔心包商、設計師欺騙自己不懂而偷工減料,
所以第二個好處就是:在施工的過程中不需要疑神疑鬼、擔心受怕。
三方面某乙是由自己決定他的預算是以何種比例分配到每個自己重視的部份與不重視的部份,
這才是「把錢花到刀口上」的真正涵義,也就是第三個好處。
如果藉由上面說的這些事前準備與事後溝通,
再加上不厭其煩地請廠商把該繪製的圖面都繪製出來、仔細溝通,所花的總時間,
就如上文所說的…多半不會超過200個小時。
這200個小時換到對於不產生糾紛的安心、對可以達到成果的信心、對廠商施工流程的放心、對可用預算做最大限度的運用的順心,
是不是比問一句「裝修費用大概要多少?」要來得好得太多呢??
在讀者對該做的功課大致有個底之後,
下一篇接著要討論的則是如何著手選擇適合自己的設計師,
請延伸閱讀準業主系列第二集:從參觀工地可以看到的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