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前面的四篇流程之後,
準業主們應該已經選定了自己喜好的設計師,
而且在數次的平面配置修改、討論之後,
應該已經對平面配置圖的內容達成了共識,
該進入預算討論的作業了。
這一篇就大致寫一些在預算書的細節與預算內容的討論方面該注意的事項:
關於預算書的細節該注意的事:
1.要求設計師將預算的工程項目寫到你自己看得懂:
簡單地說,
項目名稱、計價單位、計價數量你至少要看了就能明白,
這樣日後驗收才不會有問題。
有些工程專有名詞也許沒聽過,
什麼是打底?什麼是粉光?什麼是防水工事?
請不要客氣,
直接請設計師解釋給你聽。
有些計價單位也許不懂如何計算,
也不用客氣,
請你的設計師直接教你怎麼計算驗收數量。
(關於計價的單位換算,不熟的讀者可以先看一下估價單的長度、面積尺寸換算這篇舊文。)
2.要求設計師將預算的工程拆項逐項拆到可以進行驗收的程度:
直接用個實例說明:
『水電工程一式』…這樣的寫法就太籠統,
如果看到的是籠統到這種程度的估價單,
往往也就表示這位設計師的個性不負責任,
講得白一點,就是建議你該把這個設計師換掉了。
『一式』這個單位,
只應該用在不能拆細項或是不需要拆細項的工程項目。
譬如臥房的門片,
只需要指定材料、工法即可,
數量拆到幾支角材、幾片夾板就實在沒有太大的意義,
所以只有一片門就標『一式』、『一樘』當然是可以的。
而相對的,如果是三、四片門,
那麼當然就要以每一片門為計價單位,
標示為『3式』或『3樘』。
再舉個例子,
浴室陽台的防水工程其實是可以計算施作面積的項目,
在估價單上標示出計價的面積單位*多少面積,
這是應該的。
不過由於這類的工程在完工後無從驗收數量,
所以除非準業主打算在施工過程中逐項進工地驗收,
否則當設計師直接開『一式』這樣的項目,
其實只要在明訂出防水的材料及施作規範下,
(譬如以什麼品牌的防水材料,牆面的高度施作到多高)
這樣程度的籠統…其實也是可以接受的。
水電工程可不可以計算出數量?
當然可以。
嵌燈*幾盞、吸頂燈*幾盞、電源插座*幾只、燈具開關*幾只…
都是可以計算出數量的,
這種項目就應該被拆開來列項,
日後才有驗收的依據。
↑燈具、插座的數量都是可以依數量點交的,要在估價單中記載清楚
3.可以明列採用的規格、型號都要標註:
譬如馬桶一式,
便宜的三、五千元和貴一點的三、五萬元,
其中的價差很大;
再譬如空調冷氣,
日立、大金、開利、東元…
大家都知道不同的品牌會產生很大的價差,
而同一個品牌中,
不同的型號規格也會有很大的差異。
所以最好可以附註它的品牌、型號、規格,
否則也許你跟設計師說五萬的冷氣太貴,
他改成三萬之後很開心地成交了,
最後發現裝了一部聽都沒聽過的雜牌冷氣,
或是發現噸數不足,
怎麼開冷度都不足的時候,
就很容易產生紛爭了。
廚具的檯面是天然石材?人造石?美耐板?
這些都要一一在估價單中明列,
未來在討論預算異動的時候,
也才方便做預算的刪修。
關於預算書的討論過程中該注意的事:
1.要求設計師就每一項預算的內容,說明建材與工程施作的標準
譬如水泥,
品牌水泥與洋房水泥、嘉新水泥就有價差;
而這個水泥如果是用來灌漿,
灌注的磅數是2500磅 或3500磅 當然就有更大的差異。
譬如貼磁磚前的拆除,
是拆掉表面磁磚?拆掉磁磚及黏著層?還是拆到只剩RC紅磚的見底?
又譬如角材,
白(黃)柳安、紅柳安、集成柳安都有價差,
實木柳安是否有防腐?
集成柳安的等級是F1?F2?F3?
樣樣都有價差。
最好的做法是雙方坐下來,
花幾個小時慢慢的逐條討論,
請設計師逐項解釋他採用的建材與工法,
凡是可以規範品牌、材質的項目,
未來在合約中應該都要一一明列。
這個部份如果準業主事先的準備工作做得愈充足,
其實在討論預算的時候就愈有利。
適時在自己重視的部位,
堅持要採用自己覺得合理、有信心的建材或工法,
會透露出『這個業主不好呼嚨』的訊息給設計師,
這樣一來設計師在施工的過程中也不敢太馬虎。
2.在每一項自己覺得過高預算的內容,請設計師建議替代的方案,並且分析其利弊
每一種工事,
當然都不會只有一種做法。
以天花板來舉例,
譬如設計師提出的施作標準是日本儷仕矽酸鈣板+F1等級的集成角材平封,
工法則是幹料間隔3尺、支料間隔1.2尺,
吊筋加火藥擊釘固定
全天花採用不銹鋼釘來釘板、事先塗抹南亞樹脂、每片板料四角均倒斜角,
開價到3000/坪。
那麼,如果這個項目超乎你的預算,
就可以請設計師提供替代方案並分析利弊,
你就會知道:
日本儷仕矽酸鈣板的優缺點是什麼?如果將它更換為日通或南亞的矽酸鈣板會有什麼程度的差異?價格會差多少?
用矽酸鈣板做天花板的優缺點是什麼?改成用夾板來做天花板有什麼利弊? 價格會差多少?
F1等級的集成角材有什麼優缺點?如果換成防腐柳安或不防腐柳安又有什麼利弊? 價格會差多少?
吊筋為什麼要加火藥擊釘?如果不擊釘會有大多的差異? 價格會差多少?
支料的間隔如果加大,對天花板的平整度或日後的龜裂率有什麼影響? 價格會差多少?
板料如果不倒斜角,對天花板的平整度或日後的龜裂率有什麼影響? 價格會差多少?
釘合處如果不塗抹南亞樹脂,對龜裂率有什麼影響? 價格會差多少?
除了天花之外,
其實每個工程項目都可以這樣來剖析。
TOTO的馬桶與Caeser的馬桶主要的差異在哪裡?
安裝馬桶的時候採用油泥固定與採用水泥固定的利弊為何?
當你了解每項建材的優缺點、每種工法的利弊得失之後,
才能針對自己需要、重視的項目保留原預算甚或提高預算,
而刪減掉自己不需要、不重視的項目,
這才是所謂的『把錢花在刀口上』。
↑一樣的櫃子,內部的五金設備差異,也會影響到預算的高低
3.在預算調整到自己可以接受的數字之前,要求設計師安排多次的會議逐次刪改
基本上RAY很不贊成丟一個總金額給設計師,
然後要求設計師將工程內容調整到目標金額的做法。
原因很簡單:
業主其實多半對於工程很外行,
如果不利用上面第2條所說的方式來調整預算的話,
多數業主的做法是只問總金額,
而把許多細部的處理方式與建材等級的選擇權交給設計師,
最後往往就會在工程中出現下面的現象:
『設計師,這個馬桶我不滿意,我想要用XX牌的XX馬桶』
『 王 先生,不好意思喔,你家的預算,就只能用到這馬桶,而且東西也送來了,要退換的話,除了原本的差價之外,還得另外補貼廠商X成的金額喔…』
『設計師,上次你有說馬桶要追加,我回去跟我老婆商量之後,她說她其實並不需要人造石檯面的餐桌,你可以幫我把餐桌的人造石檯面追減,用來抵馬桶的追加帳嗎?』
『 王 先生,不好意思喔,人造石檯面我已經下訂單,不能退了…』
『設計師,這個馬桶的糞管這樣改…未來排水應該不良吧?我有個內行的朋友跟我說,應該要怎麼做怎麼做才是正規的工法喔!』
『 王 先生,不好意思喔,你家的預算,就只能用這樣的工法。我們當初計價的時候就是這樣算的。』
『可是我們什麼都不懂,所以都是給你決定,並不知道你會採用有問題的工法啊…』
『但是 王 先生,這個預算我們真的就是這種做法,不然的話…你要不要考慮追加工資與材料費?』
『設計師,這個馬桶的安裝法不對呀,我看了網路上說,用油泥做乾式施工,後續比較好維修,你可以幫我改成乾式施工嗎?』
『 王 先生,不好意思喔,你家的預算,就只能用濕式的水泥固定,我們當初計價的時候就是這樣算的。』
『可是設計師你當初沒告訴我會是這樣做啊…』
『但是 王 先生,這個預算我們真的就是這種做法,不然的話…你要不要考慮追加乾式油泥的材料費用?』
於是,在雙方還可以接受的追加金額範圍內,
運氣好的話…也許這個案子還可以和平收場,
但是有的案子誇張到鋁窗的估價不含紗窗、或是冷氣的估價不含主機固定座這種非追加不可的項目的時候,
往往就會弄到對簿公堂。
RAY的建議是…寧可多花個三、五次甚至更多次的會議,
利用上面第2條的方式,
當面討論出哪些預算可以透過什麼方式來做刪減,
然後再下決定。
一次一次的預算會議下來,
也許最終可以得到滿意的結果,
又也許某些項目因為你自己對品質、材料有一定的堅持而壓不到可以接受的金額,
那麼大概就要考慮是要提高預算還是要變更設計,
(譬如原本有10尺寬的衣櫃,改成只有6尺寬),
或是考慮換設計師,
甚或只簽純設計合約,工程自行發包了。
在這樣的逐次預算會議流程中,
其實一方面除了可以感覺得出來設計師在建材、工法方面是不是有實力之外,
另一方面也可以看清自己當初設定的預算與要求的品質之間,是否太不實際。
一張陽春的餐桌,也許半天的時間就可以做得好;
但是如果要求細緻的餐桌,也許要做上一個星期才能完工。
但是如果你想支付師傅陽春餐桌的造價,
卻想做成耗一週才能完成的造型,
那當然就是緣木求魚。
不管是設計師的收費太高,
還是準業主心目中的預算太不實際,
總可以在漸次討論預算的過程中讓彼此看清事實。
當然,
也許這位設計師的生意太好,
懶得跟你為了你家的預算開這麼多次會,
那麼你也許就不應該勉強他接你家的案子,
讓他把時間空下來去做那些預算空間大的案子。
4.討論預算的會議時間,要有節制:
既然業主通常不怎麼內行,
就需要飽滿的精神才聽得懂設計師的解說。
在所有的會議中,
預算會議應該是最耗體力、精神的一種。
所以原則上最好是每次的預算會議安排在二到五個小時之間,
不要馬拉松式的一直開下去,
到最後業主其實聽得已經霧剎剎了,
卻又不好意思開口要求設計師再講一次,
這其實是浪費時間又沒有效率的一件事。
5.在討論預算的時候,就要弄清楚設計師的收費方式:
設計費的收法有很多種,
有按坪計費 (計算的坪數也分為權狀坪數、實際圖面坪數與純室內坪數的不同算法)、
有按比例計費(譬如工程總金額的幾%)、
有固定金額式的收費(有的設計師是固定一戶收多少費用)、
也有不收設計費,純粹賺取工程利潤的做法。
其實採用哪一種算法並不是很重要,
準業主們也其實不需要去管「外面設計界的行情應該是多少」
最重要的還是最後實際收取的設計費金額。
準業主們應該自己想清楚,
這位設計師所提供的服務,在你自己的心目中是否值這個價。
一旦覺得實際上並沒有這個價值,就應該考慮直接換其他的設計師洽談。
除了設計費之外,
還有另一筆收費就是監工費。
監工費的計收標準也像上面的設計費一樣,
有許多的計收方式。
不過在台灣有個很有趣的現象…
正常來說如果是純設計合約,工程業主自己發包,
設計師提供監工服務另外計費是很合理的;
但問題是台灣的業界生態往往是設計+施工都是同一家公司,
業主就會有點納悶:『如果我不給監工費,難道你可以不對自己承包的工程品質負責嗎?』
對,
的確還是有少數設計公司在承包工程的時候,
是不收取監工費用的。
不過,
換個角度來看…
把那些監工費另計的設計公司所收取的監工費用,
併到設計費一併來看。
如果在這個角度下,
仍然覺得設計師提供的服務的確有這個價值,
那當然就不需要猶豫,
依然可以委託這位設計師。
反之的話…
還是換個設計師吧!!
討論完了估價單,
接下來當然就要準備簽訂合約了。
從下一篇開始,
會花不少時間來講一下關於簽訂合約該注意的事項。